创新训练启示:创造力并不神秘
材料加工工程春晓090301班在工程训练中心的金工实习,不仅增加了“大工程”教育内容,而且与一般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实习三周不同,他们是四周,增加的一周时间主要是进行创新训练。
工程训练中加入综合创新训练和开展“大工程”教育,打破了传统的金工实习模式。工程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,从“熟悉”、“了解”、“初步掌握”的程度,提升到能够“综合应用”的水平,使工程训练的内涵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。
传统的金工实习过程是学生被动实践的过程,对学生而言,实习是一种负担。而综合创新训练过程则是学生主动实践的过程。从被动到主动,仅仅一字之差,但反映出的却是工程训练效果的质的飞跃。开展综合创新训练也能带动实习指导教师能力和水平提高,使其更加负责和认真。同时,加强了各工种之间的联系和协作,充分发挥了工程训练中心的整体作用。
作为中心主管教学工作的副主任,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、推进教改,我不仅参与规划了该春晓班的实习安排,而且还亲自给学生上“大工程教育”课、指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。
下面,结合指导学生综合创新实践,简单谈谈创造力的培养问题。
创造力三个字在许多人心里和眼中,都是一组极为复杂且十分神秘的字眼。而在我的心里和眼中,创造力只是“很简单却很有用的个人综合能力”而己。我认为创造力很简单的主要依据如下:
1、创造力概念的实质是“人类解决新问题的个体综合能力”。这种把创造力简单化的理解,实际上是把许多人对创造力的解释综合化并去繁存简而已。这样的定义对创造力开发推广和普及有利。
2、人人都有创造潜力。实际上,只要是有正常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人,都具有创造的可能,在这种可能尚未成为可能之前,我们把它称为创造潜力。关健是我们如何采取恰当的方法去把这种潜力开发成显力。因此,那些认为只有伟大的科学家、艺术家、企业家才具有创造力的观点是错误的。
3、创造力可以通过象体育运动一样的训练得到提升。思维训练、想象训练、观察记录训练、操作训练、实验训练------都是提升创造力的好方法。这些训练对每一个具有正常思维和操作能力的人来说,不论男女老少,只要他真心实意地接受和参与训练,就一定能有所收获。
4、创造力是一种有意识的习惯。创造力的提升和发挥作用,只需要它的准拥有人有意识地、坚持不懈地每天积累一点,长期下来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良好的创造力习惯。这种习惯的形成,标志着你已经达到了创造力的较高境界,同时也会让你终身受益。
工程训练中心:邱振中
2010年7月30日